讓渣土運輸車輛不“盲”!這個裝置上線了
為進一步加強渣土車輛道路運輸安全,近日,區綠化市容局結合新科技手段,對工程渣土運輸中標企業新增渣土運輸車輛安裝了無盲區視頻監控裝置,有效減少因盲區問題造成的交通事故
為進一步加強渣土車輛道路運輸安全,近日,區綠化市容局結合新科技手段,對工程渣土運輸中標企業新增渣土運輸車輛安裝了無盲區視頻監控裝置,有效減少因盲區問題造成的交通事故。

在山陽鎮的一處建筑工地上,安裝著無盲區視頻監控裝置的渣土車正裝上渣土,準備外運。作為汽車上重要的零部件,后視鏡被稱作“第二只眼睛”,但傳統后視鏡存在視線盲區等不足。為此,區綠化市容局為渣土運輸車輛安裝了無盲區視頻監控裝置。只需在車輛外側安裝四個攝像頭,駕駛室內再裝上電子后視鏡,駕駛員便能通過車內的大屏幕知道周邊有無障礙物,實現車輛前后左右360度無盲區監測。

視頻監控圖像會實時傳入駕駛室監控屏,最大程度幫助駕駛員觀察道路狀況和右側盲區,輔助車輛右轉必停駕駛操作。尤其是夜間或雨天,電子后視鏡配套的攝像頭不易沾上雨滴或產生霧氣,電子后視鏡的監控圖像清晰,亮度適中不刺眼,可在特殊情況下有力地保證駕駛安全。

“以前是盲區挺多的,上車的時候右邊盲區有人就看不到,我們必須遵循‘一停二看三通過’的原則,但還是提心吊膽,現在攝像頭和顯示屏裝了之后,所有盲區基本都能看到了,大大提高了我們的行車安全。”渣土運輸車輛駕駛員李國良說道。

智能化的電子后視鏡,既強化了硬件技術防御,又提升了行車過程安全,有力控制和減少了渣土運輸車輛的交通事故,為金山區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保障。據金山區交警部門反饋統計,2023年金山區域工程渣土運輸車輛所涉道路交通事故大幅減少,車輛右轉彎事故為零。目前,金山區15家建筑渣土運輸單位共有331輛渣土車,其中,309輛已安裝電子后視鏡。

區市容環衛所廢棄物管理科副科長 陸純一:
下一步,我們管理部門將持續推進電子后視鏡的安裝,為金山區的道路交通運輸安全保駕護航。